最新资讯
会员注册
*
*
*
我已阅读并同意账号使用协议
忘记密码
*
*
*
*
信息提醒

确 定
信息提醒

确 定 取 消
立言动态

中国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排名提升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2024年11月,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发布了2024年全球数字竞争力排名。该排名自2017年以来开始发布,至今已持续8年。排名涉及知识、技术和未来准备等三个维度共59个指标,覆盖了全球67个经济体,旨在对全球主要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估与特征分析,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其在数字化转型时的优势和不足,帮助其确定未来资源集中的方向。

一、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前20大经济体位次变动明显

从全球榜单上看,全球数字竞争力前20大经济体中,除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外均出现位次上的升降。其中,法国位次上升7位,跻身前20大经济体行列,中国位次上升5位;荷兰位次下降6位,芬兰下降4位,美国下降3位。2024年,排名前三的经济体分别为:新加坡、瑞士和丹麦。新加坡的总指数从第3位上升至第1位,在人才、监管框架、适应性态度、商业敏捷性及信息技术整合等方面表现优异,均排在全球第1位;瑞士的总指数从第5位上升至第2位,在高级管理人员国际经验、外国高技能人才、知识产权环境、知识转化等方面位居全球前列。丹麦的总指数从第4位上升至第3位,在企业员工培训、国家信用评级、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企业敏捷度等方面位居全球首位。美国总指数排在第4位,其技术维度排在全球第2位,其中在AI政策法制化程度、风险投资、安全互联网服务器等方面排在全球前列(表1)。

QQ_1747192496696.png

二、中国数字竞争力排名显著提升

2024年,中国的排名从去年的第19位上升至第14位,提升了5位。从三个维度来看,中国在技术维度和知识维度上进步明显,位次分别较上年提升7位和6位,未来准备维度较上年下降1位,但较2020年提高了4位(图1)。

QQ_1747193804004.png

1.中国着力推动科技人才教育培养

知识维度下,中国在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较2023年位次有所提升。其中,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数学评估仍排在参评经济体首位;计算机科学教育指数排在参评经济体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在科学专注度方面,中国的按出版物划分的研发生产率、教育和研发领域机器人数量的优势明显,均保持在参评经济首位(表2)。

QQ_1747193850430.png

2.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技术维度下,中国在监管框架、资本等方面较2023年位次有所提升。其中,人工智能相关法律政策制定情况排在参评经济体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合同执行情况排在参评经济体第5位;银行和金融服务进步较快,较上年提升10位。在技术框架方面,中国的移动宽带用户数排在全球第3位,较上年提升5位(表3)。

QQ_1747193885884.png

3.信息技术助力企业应对危机能力显著提升

未来准备维度下,中国在商业敏捷性、信息技术集成等方面的指标存在较大提升。其中,机器人数量占全球比重排在全球首位,政府网络安全能力排在第3位;企业灵活度较上年提升14位,企业对机遇和威胁的反应速度提升11位,进步明显;知识转移较上年提升9位;大数据的使用和分析较上年提升5位(表4)。

QQ_1747193948055.png

整体来看,中国的数字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但在科学专注度、适应性态度等方面仍有进步空间。与2023年相比,科学专注度下降了8位,其中女性研究人员占总研究人员数比重、科技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位次排名靠后;适应性态度下降2位,其中每户家庭平板电脑拥有量排名靠后,且较上年下降1位。此外,中国在国际互联网用户数、18-64岁人口中认为有良好创业机会但表示害怕失败而不敢创业的人数占比、25-64岁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受教育程度占同年龄段女性人口百分比、未经授权的软件占比、保护互联网用户隐私的法律框架等指标位次排名靠后(表5)。

QQ_1747193971608.png

三、提升中国数字竞争力的建议

数字经济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基于中国在2024年全球竞争力排名中的位次及各指标表现情况,可从如下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数字竞争力:

一是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持续打造尖端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持续重塑经济格局,助力推动经济复苏、增强发展韧性。为此,首先要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领域,加大数字技术应用力度,扩大资金投入规模,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此外,还要强化政产学研合作互动,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和创新中心,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过程。

二是深化数字基建布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提升生产效率与创新能力、促进就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未来,要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全国部署力度,通过构建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其次,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此外,要深化数字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提高数字基础设施的抗风险能力。

三是推动数字人才质量持续优化。人才是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核心要素。要发展壮大我国数字经济,关键是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企业、高校、社会等多个层次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在高校层面,探索开设数字经济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推动数字人才供给量质齐升;在企业层面,要结合企业需求形成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清单,拓宽企业引才留才渠道,围绕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加强跨区域人才交流,推动数字经济人才有序流动;在社会层面,进一步完善人才吸收引进政策,从医疗、落户、就业、子女教育等多个角度加强对数字经济领域人才支持力度,吸引汇聚世界顶尖人才。

(资料来源:本站)

发表评论(已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
欢迎您>匿名用户

京ICP备05079499号
版权所有:北京立言创新科技咨询中心
CopyRight 2002年1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