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本研究在认识和理解“三城一区”发展战略及意义的基础上,围绕坚持和强化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定位,充分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
通过分析世界级科学城及开发区发展的特征以及国内外科技创新指标选取的规律,与国内有关创新驱动发展的研究,明确了“三城一区”的理论内涵,结合国家战略和实际情况,构建了由创新资源、创新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影响和创新环境等5个一级指标及下属16个共性指标、14个特色性指标共30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三城一区”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三城一区”的科技创新基本布局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一、世界级科学城及开发区发展特征总结
对标美国硅谷、英国剑桥、德国阿德勒斯霍夫、日本筑波、韩国大德、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及台湾新竹等世界级科学城和工业园可以发现,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开展应具备或者至少应具备以下七个方面的特征(参见图1):
图1 世界级科学城及开发区发展特征总结
二、国内外科技创新指标选取规律总结
通过对全球竞争力指数、全球创新指数、欧洲创新记分牌、硅谷指数、彭博创新指数以及国家创新指数、中国区域科技创新指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指数、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北京科技创新中心指数等进行分析,可以将指标选取规律做以下总结(参见表1):
表1 国内外评价体系指标应用情况
指标类别 | 计数 | 国外指标体系 | 国内指标体系 |
计数 | 全球竞争力指数 | 全球创新指数 | 欧洲创新记分牌 | 硅谷指数 | 彭博创新指数 | 计数 | 国家创新指数 |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 | 国家高新区创新指数 |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 |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指数 |
创新人才 | 10 | 5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健康状况 | 2 | 2 | √ |
|
| √ |
| 0 |
|
|
|
|
|
受教育程度 | 9 | 5 | √ | √ | √ | √ | √ | 4 | √ | √ |
| √ | √ |
引进人才 | 6 | 3 | √ |
| √ | √ |
| 3 |
|
| √ | √ | √ |
R&D人员 | 7 | 2 |
| √ |
|
| √ | 5 | √ | √ | √ | √ | √ |
创新投资 | 10 | 5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财政经费 | 4 | 1 |
|
|
| √ |
| 3 |
| √ | √ |
| √ |
风险投资 | 8 | 4 | √ | √ | √ | √ |
| 4 | √ |
| √ | √ | √ |
R&D经费 | 9 | 4 | √ | √ | √ |
| √ | 5 | √ | √ | √ | √ | √ |
创新产出 | 10 | 5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论文产出 | 7 | 3 | √ | √ | √ |
|
| 4 | √ | √ |
| √ | √ |
专利产出 | 10 | 5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三方专利 | 3 | 1 |
| √ |
|
|
| 2 | √ |
| √ |
|
|
PCT专利 | 5 | 2 |
| √ | √ |
|
| 3 | √ |
|
| √ | √ |
发明专利 | 10 | 5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商标产出 | 4 | 3 | √ | √ | √ |
|
| 1 |
|
| √ |
|
|
技术交易 | 5 | 1 |
| √ |
|
|
| 4 |
| √ | √ | √ | √ |
国内交易 | 4 | 0 |
|
|
|
|
| 4 |
| √ | √ | √ | √ |
国际收入 | 5 | 1 |
| √ |
|
|
| 4 |
| √ | √ | √ | √ |
高新技术产业化 | 8 | 3 |
| √ | √ |
| √ | 5 | √ | √ | √ | √ | √ |
产业升级 | 8 | 3 |
| √ | √ |
| √ | 5 | √ | √ | √ | √ | √ |
高技术制造业 | 4 | 2 |
| √ |
|
| √ | 2 |
| √ | √ |
|
|
知识密集服务业 | 7 | 3 |
| √ | √ |
| √ | 4 | √ | √ |
| √ | √ |
产品出口 | 6 | 3 |
| √ | √ |
| √ | 3 | √ | √ |
| √ |
|
创新影响 | 8 | 4 | √ | √ |
| √ | √ | 4 | √ | √ | √ | √ |
|
居民收入 | 3 | 1 |
|
|
| √ |
| 2 |
| √ | √ |
|
|
生产效率 | 7 | 3 |
| √ |
| √ | √ | 4 | √ | √ | √ | √ |
|
产业集群 | 3 | 2 | √ | √ |
|
|
| 1 | √ |
|
|
|
|
创新环境 | 10 | 5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基础设施 | 3 | 3 | √ | √ |
| √ |
| 0 |
|
|
|
|
|
信息化水平 | 8 | 4 | √ | √ | √ | √ |
| 4 | √ | √ |
| √ | √ |
绿色环保 | 5 | 2 |
| √ |
| √ |
| 3 |
| √ |
| √ | √ |
市场环境 | 5 | 3 | √ | √ |
| √ |
| 2 | √ |
|
|
| √ |
制度环境 | 6 | 4 | √ | √ | √ | √ |
| 2 | √ |
|
| √ |
|
创新合作 | 6 | 2 | √ | √ |
|
|
| 4 | √ |
| √ | √ | √ |
科技服务 | 5 | 1 |
| √ |
|
|
| 4 | √ | √ | √ |
| √ |
三、“三城一区”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本部分基于监测评价目的和“三城一区”的概念内涵,从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创新产业化、创新影响和创新环境等5个方面构建了“三城一区”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思路和方法。
通过构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测算“三城一区”科技创新水平,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能力在创新链不同层面的特点及“三城一区”在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作用;通过监测评价实践,形成规范的“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和分析框架,为监测评价“三城一区”建设进程,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城一区”是指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产生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达到较高的创新型产业化水平、带来显著的科技创新影响、具备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在整个科技创新链的各个环节上实现有序高效衔接,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参见图2)。
图2 “三城一区”内涵及外延示意图
本研究对“三城一区”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突出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共性指标与特色性指标相结合;二是指标选取具有前瞻性;三是更加注重创新链后端指标的使用;四是指标选取能够体系“主平台”功能;五是指标选取能够体现“三城一区”之间的协调性;六是借鉴硅谷指数等国外指标体系,注重“以人为本”,选取“宜居城市环境”类指标。
四、“三城一区”科技创新基本布局
本研究根据拟定规划范围整理了“三城一区”的统计范围;基于该统计范围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广泛搜集了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数据库,整理获取有关数据,对“三城一区”科技创新的基本布局进行盘点
首先,科技创新资源、平台绝大多数集中在中关村科学城,其次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最少。
其次,科技创新资源、平台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减少的情况有3个,为:中关村科学城财富500强企业数减少2家;未来科学城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减少19万元;怀柔科学城在美专利授权量减少2件。
前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极为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北京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抓好“三城一区”建设。“三城一区”不仅仅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从国际看,从国内看,从北京看以及从自身发展看,“三城一区”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发展战略要求。
从国际看,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科技创新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组全球城市竞争力。在科技创新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进程中,我国需要以全球视野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城市及城市群,主动迎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打造全球创新版图的新枢纽和新坐标。“三城一区”要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大幅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高技术研发能力,在前沿原创技术和颠覆性技术领域率先产生一批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并加快转化,构筑最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大幅提升在全球科技创新的地位,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和产业演进方向。
从国内看,我国正朝着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扬帆起航,但很多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制约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影响国家安全。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进程中,需要一些地区率先取得标志性科技成就,在部分领域率先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以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发展需要统筹部署、相互衔接,同时又各有侧重。
从北京看,建设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担当好科技创新引领者,既是北京作为首都的责任所在,也是内在发展要求。首都已开启落实“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减量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航标,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向疏解功能谋发展的新阶段转变。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进程中,尤其需要中心城区落实好城市战略定位,落实好人口、用地总量双控的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提升首都功能。
从自身发展看,中关村科学城拥有非常显著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创业生态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基础,最有条件成为首都创新发展核心引擎,在“三城一区”中发挥龙头作用。怀柔科学城迫切需要打造国家“创新重器”聚集区,为高水平创新活动提供持续不断的战略创新能力,实现对原始创新、核心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持续突破。未来科学城在“三城一区”中起到连接点的作用,对接中关村科学城原始创新成果,对接怀柔科学城基础研究成果,对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精尖”产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围绕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政府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打造升级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辐射带动首都南部和东部地区发展,彰显首都的创新发展能力和综合经济实力。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指出,“搭建多规合一的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全覆盖、全过程、全系统的规划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将监测结果作为规划实施评估和行动计划编制的基础”,并且“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常态化机制,年度体检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实施计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五年评估结果作为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建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部门自评估和第三方综合评估相结合的评估制度。定期对社会公布规划评估情况”。
《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加强监督考核,改革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评价机制。研究建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本方案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北京市各级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强化对本方案实施进展情况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作用,定期对本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三城一区”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是全市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结合最为紧密的区域,其创新资源的汇集和整合,人才要素、资本要素的规模和水平,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新进展与新突破,企业创新、制度创新的新举措和新变化,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和环境的改善,都需要管理者不断地跟踪和监测,也需要北京的管理者作为引导者,研究并实施“三城一区”科技创新监测和评价,这不仅对“三城一区”各项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对北京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监测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 录
第一部分 “三城一区”发展战略及意义(1)
一、“三城一区”发展战略(1)
(一)聚焦中关村科学城(2)
(二)突破怀柔科学城(5)
(三)搞活未来科学城(7)
(四)升级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9)
二、研究意义(11)
第二部分 世界级科学城及开发区发展特征研究(17)
一、国外科学城及开发区梳理(17)
(一)美国硅谷(17)
(二)英国剑桥科技园(21)
(三)德国阿德勒斯霍夫高科技园(25)
(四)日本筑波科学城(27)
(五)韩国大德科学城(30)
二、国内科学城及开发区梳理(32)
(一)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32)
(二)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34)
(三)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36)
三、发展特征总结(40)
(一)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40)
(二)聚集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人才(41)
(三)具备多元化的创新投资渠道(42)
(四)形成创新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42)
(五)构筑一流科技服务体系(43)
(六)享有一流宜居城市环境(43)
(七)政府的合理管理、支持和优惠政策(44)
第三部分 科技创新监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45)
一、国家创新调查制度与监测评价(45)
二、国外理论和实践(49)
(一)创新生态系统指数(IEI)(49)
(二)全球创新指数(GII)(50)
(三)欧洲创新记分牌(EIS)(51)
(四)硅谷指数(SVI)(53)
(五)彭博创新指数(BII)(53)
三、国内理论和实践(53)
(一)国家创新指数(53)
(二)区域科技创新指数(54)
(三)国家高新区创新指数(55)
(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56)
(五)北京科技创新中心指数(56)
四、指标体系特征总结(57)
(一)体系框架特征总结(57)
(二)指标选取特征总结(58)
(三)指标类别特征总结(58)
五、监测与评价的涵义及理解(67)
第四部分 “三城一区”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69)
一、设计思路(69)
(一)监测评价目的(69)
(二)“三城一区”内涵(69)
(三)监测评价要素(72)
(四)设计特点(73)
二、指标体系(74)
(一)一级指标(74)
(二)二级指标(75)
三、指标解释及选取依据(82)
四、监测评价标准设计(92)
五、监测评价方法设计(93)
六、赋权方法的设计(94)
第五部分 “三城一区”科技创新基本布局(99)
一、统计范围(99)
(一)中关村科学城统计范围(100)
(二)怀柔科学城统计范围(100)
(三)未来科学城统计范围(100)
(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范围(101)
二、布局分析(101)
(一)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101)
(二)领军人才数(102)
(三)科技新星数(103)
(四)入选QS世界大学500强数量(103)
(五)财富500强企业数(104)
(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105)
(七)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105)
(八)100强创业投资机构数(106)
(九)企业科技研究开发机构数(107)
(十)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107)
(十一)在美专利授权量(108)
(十二)国际合作基地数(109)
(十三)小结(110)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111)
附录1:“三城一区”统计范围区划代码及名称(113)
附录2:国内外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121)
评价指标体系
“三城一区”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借鉴了国内外关于科技创新监测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基于监测评价目的和“三城一区”的概念内涵,从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创新产业化、创新影响和创新环境等5个方面构建了“三城一区”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思路和方法。
1.一级指标
根据“三城一区”内涵以及监测评价要素,设计由创新资源、创新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影响和创新环境等5个一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三城一区”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示意图
第一,创新资源反映“三城一区”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创新人才资源供给能力和创新投资支持水平。创新人才包括人才的技能水平、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水平;创新投资包括政府支持以及原始创新经费、企业创新经费支出。
第二,创新产出反映“三城一区”的科研产出能力和知识传播能力。它包括论文、专利等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水平;对其他省市和对境外的技术转移水平;特别地,还包括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接三大科学城技术成果的积极性。
第三,科技创新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而形成生产力,最为突出的表现即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它包括高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创新影响即科技创新驱动社会经济发展,是科技创新的目的所在。它包括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业提质增效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
第五,创新环境主要用来反映科技创新活动所依赖的外部软硬件环境。它包括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灵活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国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配套的科技创新平台等中介服务。
2.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由16个共性指标和14个特色性指标构成,详见表1。
14个特色性指标可以作以下简单的划分:
①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共同采用3个特色性指标,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占全国比重、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比重、高被引论文数占全国比重。
②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采用3个特色性指标,为企业R&D经费支出增长速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比重。
③中关村科学城单独采用2个特色性指标,为独角兽企业占全国比重,入选QS世界大学500强数量。
④怀柔科学城单独采用1个特色性指标,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交叉研究平台数。
⑤未来科学城单独采用2个特色性指标,为医药制造业增加值率,万人企业研发中心数。
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单独采用3个特色性指标,为吸纳科学城技术成果成交额增长率,千亿级产业集群占全国比重,人均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表1 “三城一区”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指标名称 | 共性 指标 | 特色性指标 |
中 关 村 | 怀 柔 | 未 来 | 开 发 区 |
创新资源 | 万人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人年/万人) | √ |
|
|
|
|
万人博士毕业生数(人/万人) | √ |
|
|
|
|
留学归国就业人员占全国比重(%) | √ |
|
|
|
|
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占全国比重(%) |
| √ | √ | √ |
|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 √ |
|
|
|
|
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
|
|
|
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比重(%) |
| √ | √ | √ |
|
企业R&D经费支出增长速度(%) |
| √ |
| √ | √ |
创新产出 | 高被引论文数占全国比重(%) |
| √ | √ | √ |
|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 √ |
|
|
|
|
技术市场输出技术成交额占全国比重(%) | √ |
|
|
|
|
吸纳科学城技术成果成交额增长率(%) |
|
|
|
| √ |
技术国际收入占全国比重(%) | √ |
|
|
|
|
高新技术 产业化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
|
|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
| √ |
| √ | √ |
医药制造业增加值率(%) |
|
|
| √ |
|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比重(%) |
| √ |
| √ | √ |
创新影响 |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 |
|
|
|
|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指数(%) | √ |
|
|
|
|
劳动生产率(万元/万人) | √ |
|
|
|
|
千亿级产业集群占全国比重(%) |
|
|
|
| √ |
独角兽企业占全国比重(%) |
| √ |
|
|
|
创新环境 | 每平方公里轨道交通里程数(公里/万人) | √ |
|
|
|
|
万人幼儿园和小学学校数(个/万人) | √ |
|
|
|
|
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万人) | √ |
|
|
|
|
创业风险投资额占全国比重(%) | √ |
|
|
|
|
入选QS世界大学500强数量(个) |
| √ |
|
|
|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交叉研究平台数(个) |
|
| √ |
|
|
万人企业研发中心数(个/万人) |
|
|
| √ |
|
人均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美元/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