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工作任务,预期到2025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13%。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告显示,2022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5.3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13%,占GDP的比重达到12.71%,较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
战略规划司进一步组织开展统计分析,数据表明,2022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在支撑新质生产力形成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产业规模稳步壮大,占GDP比重不断提高。2022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5.32万亿元,继2020年迈上12万亿元台阶之后再次突破15万亿元,2018—2022年均增速为9.36%,高于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2.37个百分点。2022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71%,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较2018年累计提高1.07个百分点。
二是引领带动作用突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2018—2022年,七大专利密集型产业中,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最快的前三个行业依次是: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业,年均增长14.86%;研发、设计和技术服务业,年均增长11.00%;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10.23%。数字经济、研发产业等实现两位数增长,有力支撑了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是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创新驱动特征显著。2022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达到1.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28%,投入强度[②]达2.46%,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0.40个百分点,是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2.23倍。R&D人员投入强度[③]达1039人/万人,比上年提高58人/万人,较2018年提高196人/万人,是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1.63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四是吸纳就业不断增加,劳动生产率日益提升。2022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就业人员共4916.65万人,比上年增加46.01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6.70%,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0.52个百分点。2022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④]达到31.30万元/人,比上年提高4.50%,是非专利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的2.06倍。
世界范围来看,2022年美欧最新报告显示,美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4%,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13%,欧盟分别为17.4%和11%,均明显高于我国水平。相比而言,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仍有充足成长空间,发展潜力大。国内来看,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以不到全社会7%的就业人员,集聚了全国企业近五成的研发经费投入,产出了七成左右的发明专利,贡献了全国12.71%的GDP。我国应进一步加大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支持力度,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支撑新质生产力形成和高质量发展。
前 言
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更好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到2025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强调,要健全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核算与发布机制,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监测评价。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充分挖掘知识产权价值,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塑造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起源于西方,为部分发达国家的创新发展和快速崛起提供了巨大助力。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自2012年起,美国、欧盟、英国、韩国及拉美等国家地区相继发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报告,报告显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有力贡献了该国(地区)经济增长,为实现更高就业质量、更具竞争力的贸易提供了强大动力。对于我国而言,追踪国际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研究最新动向,开展本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有利于在全球产业经济格局下衡量、评估和比较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状况,为我国由知识产权大国向强国迈进,增强产业竞争力提供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
再次,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知识产权是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要素,不仅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也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刚需,是国际贸易的标配。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更加高效集聚创新要素,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塑造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换挡升级“新引擎”,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统计监测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更加准确把握知识产权与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第三,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是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中体现了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紧密融合,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已成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将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加强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健全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核算与发布机制,加强统计监测评价,更好反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成效。
总之,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能够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数据依据,有利于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知识产权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形成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 录
摘要(I)
第一部分 研究意义(1)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4)
一、研究方法(4)
二、数据口径、来源与整理(5)
(一)分行业专利数据(5)
(二)分行业经济社会数据(7)
第三部分 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经济贡献(8)
一、经济规模稳步扩大(8)
二、带动就业效果明显(10)
三、新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12)
四、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13)
五、劳动生产率日益提升(16)
六、经济效益保持优势(17)
附表 1:专利密集型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20)
附表 2:专利密集型产业发明专利密集度(20)
附表 3:2018—2022 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前 50 位行业(20)
附表 4:2018—2022 年发明专利密集度前 50 位行业(22)
附表 5:2018—2022 年国民经济小类行业发明专利密集度(23)
附录 1: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分类(2019)(43)
附录 2: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统计局 2018 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数据公告(第 351 号)(52)
附录 3: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统计局关于 2019 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的公告(第 396 号)(55)
附录 4: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统计局关于 2020 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数据公告(第 466 号)(58)
附录 5: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统计局关于 2021 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数据的公告(第 509 号)(61)
附录 6: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统计局关于 2022 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数据的公告(第 562 号)(63)
评价指标体系
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依据《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分类(2019)》进行统计,对应188个国民经济小类行业,其中工业小类155个,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小类21个,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小类12个。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