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综合水平监测
一、科技创新综合水平
2023 监测年度,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在上年大幅提升基础上回落0.32个百分点,为71.49%,比2020年提高5.90个百分点。

成都、绵阳、德阳科技创新水平继续保持前三位;自贡、攀枝花、宜宾、遂宁、泸州、乐山、雅安居4至10位,其中自贡、遂宁和乐山各上升1位。
根据科技创新统计监测综合水平指数,全省21个市州分为四类地区:
第一类,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1.49%)的地区,仍为成都、绵阳两市。
第二类,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高于50%的地区,包括德阳、自贡、攀枝花、宜宾、遂宁、泸州、乐山、雅安、眉山、资阳等10个市州,比上年增加2个,其中,眉山、资阳由三类地区升至二类地区。
第三类,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低于50%但高于40%的地区,包括南充、内江、巴中、广安、达州和广元等6个市州,数量与上年持平,其中,广安、广元由四类地区升至三类地区。
第四类,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低于40%的地区,包括阿坝、凉山和甘孜。

与上年监测相比,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下降0.32个百分点。13个市州指数增长,资阳以6.91个百分点居增幅首位;8个市州指数较上年下降。多数市州排名发生变化,仅6个市州与上年持平。8个市州排位上升,其中,巴中上升5位,广安上升2位,资阳、南充、自贡等6个市州各上升1位;6个市州持平;7个市州排位下降。

二、科技创新基本情况
5项一级指标中,有2项指数较上个监测年度提高;12项二级指标有6项指数提高、1项持平;30项三级基础监测指标有19项不同程度提高,占全部基础指标的63%。
1.创新投入
科技人力投入水平显著提升。2022年,全省R&D人力投入22.7万人年,比上年增长15.2%。每万人投入R&D活动人员27.1人年,增加3.6人年;企业R&D研究人员占全省R&D研究人员的比重为46.7%,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每万人高校在校学生245.0人,比上年增加15.6人。

企业R&D支出快速增长。2022年全省R&D经费支出1215.0亿元(当年价),比上年增加0.5亿元,总量居全国第8位;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14%,下降0.1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3位。企业R&D支出7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占全社会R&D支出的比重首次超过六成,达到6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530.1亿元,增长10.4%,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0.97%,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各级地方财政科技支出229.1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92%,下降0.52个百分点。
前 言
四川省科技创新统计监测是“十一五”期间建立的全省科技创新发展监测体系,以《四川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科技发展目标以及科技创新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五个方面,连续十余年监测全省及各市州科技创新发展状况,为客观反映和科学对比各市州科技创新水平提供便捷的工具。监测指标体系不断适应新发展要求,根据四川省重大科技工作部署和创新发展目标进行阶段性调整,以更好发挥科技统计的服务、监测和导向功能,现行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
《四川省科技创新统计监测报告2023》呈现的监测结果均使用2022年度数据,报告中涉及到价值量的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已换算为2015年可比价。
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难免存在疏漏,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四 川 省 科 技 统 计 中 心
202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