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及地区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评价
一、全国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评价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探索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领域也取得了新进展。
(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
2013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1846.6亿元,比上年增加1548.2亿元,增长15.0%;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8%,比上年的1.98%提高0.1个百分点。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33.5万元,比上年增加1.8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为5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应用研究经费1269.1亿元,增长9.2%;试验发展经费10022.5亿元,增长16.0%。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7%、10.7%和84.6%。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90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1781.4亿元,增长15.0%;高等学校经费856.7亿元,增长9.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占全国经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6.6%、15.0%和7.2%。
2013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为6184.9亿元,比上年增加584.8亿元,增长10.4%;财政科技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41%,其中,中央财政科技支出为2728.5亿元,增长4.4%,占财政科技支出的比重为44.1%;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为3456.4亿元,增长15.7%,占比重为55.9%。
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显著增长的同时,科技人力投入也保持着稳步增长。据统计,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达到353.3万人年,比上年增长8.8%,其中研究人员148.4万人年,占42.0%。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22.3万人年,占6.3%;应用研究人员39.6万人年,占11.2%;试验发展人员291.4万人年,占82.5%。企业R&D研究人员占全社会R&D研究人员比重为54.9%。
(二)科技产出成果大幅增长
专利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专利规模的持续扩大。专利申请数达到237.7万件,比上年增长15.9%,专利授权数达到131.3万件,比上年增长4.6%,专利拥有量达到419.5万件,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82.5万件,比上年增长26.4%,发明专利拥有量103.4万件,比上年增长18.1%。
2013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为23.14万篇,占SCI收录论文的13.5%,比上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仍排在世界第2位;EI收录中国论文为16.35万篇,占论文总数的28.83%,比上年提升了0.9个百分点,排在世界第1位;CPCI-S收录了中国论文5.08万篇,比上年减少了34.4%,占收录论文的13.8%,但仍排在世界第2位。
全国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52477项,比上年增长1.5%。从完成单位的类型看,企业完成22688项,占43.2%,是主要的重大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从应用重大科技成果前4位的行业看,制造业由上年的第2位上升至第1位,占20.8%,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则排在第2位,占17.2%,农林牧渔业仍排在第3位,占13.9%,虽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仍排在第4位,但占比重达到10.6%,比上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
据对全国各省(区、市)技术市场统计,2013年度共签订技术合同29.5万项,比上年增加了1.3万项。合同成交金额7469.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增长迅猛,达到253.3万元,比上年增长11.0%。
(三)科技进步环境改善明显
科技人力资源保持增长态势。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由上年的1059.2人/万人提高到1131.9人/万人。科研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2198.0亿元,比上年增长40.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均工资已达到76602元,比上年增长了10.6%。有R&D活动的企业数达到54832个,比上年增长16.2%,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四)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效显著
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77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660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8%,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9.9%。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明显,总量已达到1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0%。
(五)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6.7万元/人,比上年提高0.5万元/人(2010年价格);能源利用效率也有所改善。综合能耗产出率为13.6元/千克标准煤,比上年提高了0.5元/千克标准煤。
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下降。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实际排放量比上年下降2.9%;氨氮排放量比上年下降3.1%。废气中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比上年下降3.5%;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则持续上升,由上年的61.5%上升至62.8%。
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国际互联网上网人数61758万人,比上年增长9.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7353.0亿元,比上年增长36.0%,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2.46%提高至3.05%。
附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主要指标与上年比较
指标 | 2012年 | 2013年 |
万人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人年/万人) | 24.21 | 26.35 |
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人/万人) | 1059.20 | 1131.91 |
万人R&D研究人员数(人年/万人) | 10.47 | 11.07 |
企业R&D研究人员占比重(%) | 54.59 | 54.92 |
R&D经费支出与GDP比值(%) | 1.98 | 2.08 |
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 | 4.45 | 4.41 |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 2.09 | 2.27 |
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0.77 | 0.80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比重(%) | 0.89 | 1.01 |
万人科技论文数(篇/万人) | 2.92 | 3.27 |
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数(项)① | 289.00 | 259.00 |
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数(件/万人) | 25.13 | 29.36 |
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数(件/万人) | 1.89 | 1.89 |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 3.53 | 4.37 |
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万元/万人) | 437.03 | 536.98 |
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重(%) | 13.73 | 14.83 |
万元生产总值技术国际收入(美元/万元) | 5.86 | 6.44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② | 9.09 | 13.41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12.20 | 13.24 |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 | 29.34 | 29.89 |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11.89 | 12.38 |
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17.55 | 19.16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 | 23.67 | 23.47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32.93 | 32.06 |
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6.20 | 6.68 |
资本生产率(万元/万元) | 0.34 | 0.33 |
综合能耗产出率(元/千克标准煤) | 13.08 | 13.58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4.83 | 89.30 |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61.53 | 62.84 |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万吨) | 253.59 | 245.66 |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 | 2423.73 | 2352.72 |
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 2117.63 | 2043.92 |
万人国际互联网上网数(人/万人) | 4206.10 | 4605.68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2.46 | 3.05 |
①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②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均为“规模以上”数据。
二、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评价
根据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可以将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五类:
第一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3.55%)的地区,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和浙江。
第二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55%),但高于50%的地区,包括陕西、辽宁、山东、重庆、湖北、四川、福建、黑龙江和安徽。
第三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50%以下,但高于40%的地区,包括湖南、山西、吉林、甘肃、内蒙古、河南、宁夏、江西、青海、河北、海南和广西。
第四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40%以下,但高于30%的地区,包括云南、新疆和贵州。
第五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30%以下的地区,只有西藏。
将2014监测与2013监测比较,31个地区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比上年提高了3.25个百分点,山西、四川、湖南、贵州等18个地区高于这一增幅。
与2013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的排序比较,位次上升较快的地区是山西、河南和四川,均比上年上升2位。位次下降较快的地区是内蒙古、吉林和青海,均比上年下降2位。
前 言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深入谋划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也是科技系统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之年。科技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科技创新发表重要讲话,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明确指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对新时期科技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科技战线紧紧围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问题为导向推进科技改革攻坚克难,以提高宏观统筹能力为核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以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全社会正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改革开放的整体部署,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社会已取得了稳步的发展和显著的进步。正当此时,《2014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以下简称《监测报告》又和大家见面了!
今年的《监测报告》与往年一样,其核心任务是基于政府统计数据,对各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进行展示。一是全国及各地区的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表现;二是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的变动特征和发展态势;三是全国及各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的均衡性和最终影响因素;四是各地区科技五年规划指标制订的科学性和实现程度。此外,还对不同模块中具有相关性的指标加以重新组合,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科技活动内部结构和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回顾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促进地区科技进步环境的改善,切实增加科技投入,努力扩大科技产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重视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原国家科委启动了“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和综合评价”项目。从1993年初期研究到1997年正式对外发布,经过2003年依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体系进行调整修订,21年来,《监测报告》以其公开性、规范性、可核查、可比较的特点逐渐确立起在众多监测和评价报告中的权威地位;以其科学规范、稳定持续、简明易读的特色而日益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地方科技管理部门重点关注对象。
值得提倡的是,许多地区在《监测报告》所展示的各级监测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更为深入的专题分析来揭示本地区的进步与不足,力求在新的一年中扩大原有的优势,弥补暴露出的短板,努力创造更为良好的科技进步环境,以更高的科技投入水平实现更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效果。值得发扬的是,许多地区结合本地区的特色,设计出更为适合本地区应用的统计监测体系,开展了对下属地市的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活动,促进了各级政府部门对提高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的关注,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解析,挖掘和探索出制约科技进步的根源并加以改善,这对提高制定科技政策和发展战略的科学化、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和执政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监测报告》为国家科技管理部门提供了“抓手”,为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提供了依据,为基层研究者提供了“模板”,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了支持。相信今年的《监测报告》也会和往年一样,带来新的信息和启示。
持续稳定和系统创新的完美结合是研究项目生命力之所在。今年的《监测报告》在保持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统计制度的变化,对少数监测指标进行了调整。在环境质量指数中,城市空气达到二级以上天数的统计标准已有所改变,执行的是更为严格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所有地区空气达到二级以上天数明显减少,有些地区甚至减少了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如河北去年为322天,今年只有49天。再有,今年的城市统计和农村统计中,已经没有了百户居民家用电脑拥有量统计数据,考虑到电脑拥有量对于社会生活信息化已不再重要,因而将其删除,在“社会生活信息化”模块中只保留其他两个指标。
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密切关注的工作。在监测数据的搜集过程中,课题组尽可能选取和使用质量可靠,来源清楚,标准规范的指标。但即使如此,也仍然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此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监测报告》的监测体系、监测结果对于提高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只是一个参考和辅助。实现中国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而科技进步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努力,需要各地区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重视。愿社会各界在本课题监测基础上,进行更深入而具体的分析研究,从而更好地为加快国家和地区科技进步,为创新型国家的建成做出贡献!